close

  本報記者 黃丹羽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2月05日05版)
  一個彭楊身著套裝,踩著高跟鞋,在阿姆斯特丹的酒會上談笑風生。另一個彭楊穿上牛仔褲、旅游鞋,在江西吉安一片樹林里揮汗如雨。“切換身份”是彭楊現在特擅長的事。
  得知年近五旬的父親辭掉穩定的公職、賭上全部家當開始創業時,正在荷蘭讀研的彭楊有點“不理解”。
  讓老彭這樣“奮不顧身”的天然冰片,又稱右旋龍腦,是一種名貴中藥和高級香料。冰片應用十分廣泛,但目前市場上使用的冰片大多為人工合成冰片。不但效果不如天然冰片,還有毒副作用。“吃藥本來為了治病,可是吃了含有人工合成冰片的藥,反而增加了其他隱患。”
  天然冰片以龍腦樟的鮮枝葉作為原料。這是一種名貴的樹木,原產地在印尼蘇門答臘島。因為提取天然冰片需要砍伐樹木,龍腦樟一度被認定為“滅絕了”。三十多年前,在江西吉安,發現了一株龍腦樟。經過科研人員的努力,實現了喬木灌木化,提取天然冰片不再需要砍伐整棵樹木,只需摘下新鮮枝葉,實現了可持續發展。但由於龍腦樟十分“嬌氣”,天然冰片的生產遲遲無法產業化。
  “這是個好東西,希望國人都能用上它。”抱著這樣的信念,彭楊決定加入父親的團隊,一起創業。“反正現在還年輕。實在不行,我還能回去工作。”
  從位於阿姆斯特丹機場里的辦公室,到江西鄉下簡陋的二層小樓,彭楊並不覺得有落差。“職業都是一樣的。只要這件事能讓我覺得有意思、有成就感,就夠了。”她說,“雖然有人說你怎麼去搞了個農業項目啊,但我不在乎別人的想法。”
  彭楊清楚地記得,進行第一次育苗時,曾經“慘敗”。種下的樹苗成片成片地死去,基本上“沒什麼活著的”。合伙人撤資走了,彭楊“受到很大打擊”,可是“必須做下去”。經過三年的探索,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,公司終於尋找到一套成熟的模式,慢慢步入正軌。
  雖然學習的國際金融專業和農業毫無關係,但彭楊覺得,自己學到更多的是思維模式和處理問題的方法。“對於農業我肯定不是專家,所以就需要團隊。我不搞技術,但我可以做技術的整合。”
  現在,彭楊在阿姆斯特丹和吉安兩地“飛來飛去”,她很享受這樣的生活。“我本來就是個閑不住的人。”
  “閑不住”的彭楊計劃明年和朋友去臺灣旅游,其實“醉翁之意不在酒”,因為她主要負責公司的市場拓展和調研,準備“另有目的”地去考察臺灣市場。
  “經驗”和“歷練”是彭楊現在最想得到的東西。她不想做一個“十年企業”,希望自己能夠早日變得足夠強大,接過父親肩上的擔子,做名副其實的“冰女郎”。  (原標題:切換身份的“雙城生活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mvkeiz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